語言認知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CLCS-1)
通知(第2號)
為推動中國語言習得與認知科學、認知神經科學以及人工智能等不同領域的跨學科研究,促進中國與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認知科學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定于2021年6月5-6日舉辦語言習得、認知與腦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1
會議信息
主 題
語言習得、認知與腦科學研究
主要議題
本屆會議聚焦但不限于以下議題:
語言習得的認知神經機制研究
語言切換與認知控制研究
言語理解與產出的認知機制研究
特殊群體語言加工的認知神經機制研究
認知語言學實證研究
語言認知模擬研究
語言認知與人工智能研究
漢語閱讀中的眼動研究
時 間
2021年6月5日(周六)— 6日(周日)
形 式
線上會議與線下會議相結合
(線下地點:北京語言大學,僅限北京市內參會者)
大會報告與分組報告相結合
與會費用
參與本次會議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
#2
大會專家簡介
Christophe Pallier 教授
Christophe Pallier教授是法國CNRS高級研究科學家。法國CEA-Saclay Neurospin的INSERM-CEA認知神經成像部門“大腦語言”團隊負責人。其學術作品多次發(fā)表在Neuron、PNAS、NeuroImage等期刊上。他主要研究為何人類是作為唯一擁有復雜溝通系統并可使用組合語言,以及在許多其他領域(比如音樂和數學)發(fā)明語言的物種。他的研究團隊旨在研究人腦系統中能夠使人類表述和操縱抽象符號規(guī)則、代數規(guī)則和遞歸嵌入規(guī)則的部分。
Francisco José Ruiz
de Mendoza Ibá?ez
教授
Francisco José Ruiz de Mendoza Ibá?ez教授為SSCI期刊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主編,西班牙拉里奧哈大學現代語言學院院長,曾任西班牙應用語言學會主席,并創(chuàng)建國際研究組織Lexicom(www.lexicom.es)。主持國家項目6項,在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Pragmatic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Language Sciences、 Cognitive Semantics、 Language and Cognition等共發(fā)表具有影響力的論文150余篇。受邀國際會議等發(fā)言60多次。
James Lantolf 教授
James Lantolf教授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應用語言學系語言習得和應用語言學的榮譽(Emeritus Greer)教授,語言習得中心主任,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高級語言能力教育和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國應用語言學協會主席、語言學頂級期刊Applied Linguistics的聯合編輯,也是Equinox出版社Language and Sociocultural Theory的創(chuàng)始編輯、AAAL杰出獎學金和服務獎獲得者(2016年)。他的研究集中在社會文化理論和課堂環(huán)境中的第二語言發(fā)展,發(fā)表了許多著作、章節(jié)和論文。曾在很多國際著名大學做訪問教授,目前在西安交通大學及香港大學擔任名譽教授。
Michael Ullman 教授
Michael Ullman 是美國喬治城大學神經科學系的教授,神經學和心理學系副教授,同時擔任大腦和語言實驗室以及Georgetown EEG / ERP實驗室的負責人。他于1993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博士學位。他的研究領域包括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數學、閱讀和記憶的神經認知;各種疾病(例如自閉癥、閱讀障礙、發(fā)育性語言障礙、阿爾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癥和亨廷頓氏?。┤绾斡绊戇@些領域;以及如何通過遺傳變異、性別、慣用性和衰老等因素對它們進行調節(jié)。他所發(fā)現的語言聲明程序模型在心理語言學和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Pedro (Kepa) Paz-Alonso 教授
Kepa Paz-Alonso是西班牙巴斯克認知、大腦和語言中心副教授以及語言和記憶控制(LMC)研究小組主任。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側重于正常人群和認知障礙人群在不同生命周期中的語言(閱讀、語音理解和產生)、注意力和記憶(語義、情節(jié))功能的研究。他擅長通過使用功能性和結構性多模態(tài)MRI技術研究不同認知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和研究團隊還致力于設計、開發(fā)和實施新的MRI方法。他與不同學術領域(認知神經科學、網絡神經科學、醫(yī)學影像學和人類神經解剖學)的專家擁有廣泛的學術合作以進行相關的跨學科研究。他曾作為學術團隊負責人,聯合負責人或合作專家參加了由國際(例如ERC、NSF)和政府(例如FIS、MICIN、MINECO、巴斯克政府、La Caixa Health Research)研究機構資助的多個研究項目。
Peter Hagoort 教授
Peter Hagoort教授是荷蘭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唐納德腦、認知與行為研究所與認知神經影像中心創(chuàng)始人及主任,荷蘭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系教授。研究方向涉及人腦與人類語言能力的聯系,擅長運用諸如ERP、MEG、PET和fMRI等神經影像技術來研究語言系統及其在失語癥,閱讀障礙和自閉癥中的退化現象。荷蘭皇家藝術學院(KNAW)于2003年授予他亨德里克·穆勒普里斯(Hendrik Mullerprijs)獎項。2004年,被荷蘭女王授予“獅子騎士勛章”。2005年,獲得NWO-Spinoza獎。在2007年,于格拉斯哥大學被授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對語言的認知神經科學的貢獻。Peter Hagoort是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KNAW)的研究員,并于2012年被評為優(yōu)秀教授。
Seth Wiener 教授
Seth Wiener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二語習得及漢語學系副教授,目前還擔任“語言習得、處理和教學法”實驗室的負責人,該實驗室還承擔心理語言學研究。Seth Wiener團隊主要研究母語及第二語言學習和處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其研究獲得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語言學系、卡內基梅隆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等機構的資助。
陳寶國 教授
陳寶國,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第二語言詞匯習得、句法與語義的加工,執(zhí)行功能和雙語加工的關系等。近年來,在Cognition、Second Language Research等SSCI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國內《心理學報》、《外語教學與研究》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級項目多項。現任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心理語言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當代外語研究》第二語言加工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
陳香蘭 教授
陳香蘭,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認知科學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后,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認知神經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眼動心理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語言心理專業(yè)委員會委員、SSCI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Tourism Management 和《外語教學與研究》等國際國內核心刊物審稿人。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商務語言認知與眼動研究、修辭語言眼動效果研究等。有2個國家社科、2個教育部、3個北京市等多個主持項目。在國際國內率先開創(chuàng)用眼動技術研究漢語轉喻,在SSCI刊物Q1區(qū)和《外語教學與研究》等國際國內刊物發(fā)表論文70多篇,專著3本,其中,專著《語言與高層轉喻研究》獲第7屆全國高等學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丁 鼐 研究員
丁鼐,浙江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研究員。本科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博士畢業(yè)于美國馬里蘭大學?,F任浙江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音樂心理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在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期刊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擔任 Science、Nature Human Behaviour等期刊審稿人。主要研究領域為語音、語言理解的認知神經機制。
李 平 教授
李平,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神經語言學及雙語學講座教授,并兼任人文學院院長及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副主任。曾任職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心理學、語言學、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專業(yè)終身教授, 腦、行為、認知中心主任(2008-2019), 計算科學研究院副主任, 美國白宮腦計劃美國科學基金會科研課題首席科學家 (2015-2018), 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2015-2017)。是北京大學中文系學士及碩士 (1983,1986),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心理語言學及荷蘭萊頓大學博士(1990) 。 畢業(yè)后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語言研究中心和McDonald Pew認知神經科學中心進行博士后研究 (1990-1992)。1992年至1996年期間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 2004-2008年擔任美國里士滿大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教授。他目前是Brain and Language的主編、Cognitive Science資深主編、Frontiers in Psychology: Language Sciences的副主編。他曾擔任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及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的主編(2003-2019),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Psychology的主席(2012)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認知神經科學計劃和感知、行為和認知計劃的主任(2007-2009)。 李平在心理語言學、語言習得、計算機模型及雙語的認知神經機制等領域出版了大量的研究專著及150余篇學術論文。
陸靈犀 博士
陸靈犀,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認知科學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助理研究員。本科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心理學專業(yè),博士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是北京大學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從事言語理解與產出的神經機制、聽覺加工機制、噪音中的言語識別等領域研究,在eLife、Neuroimage等期刊發(fā)表論文10余篇。
周曉林 教授
周曉林教授,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研究會常務理事。曾獲得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決策與神經經濟學、社會認知與社會情緒、腦與語言認知、注意與執(zhí)行控制、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等。
曾志朗 教授
曾志朗教授,臺灣“中”研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是國際著名的心理學及語言學家,在學術上有卓越成就和非常重要的國際影響力。目前是臺灣聯合大學系統系統校長。致力于認知心理學、神經語言學、閱讀歷程等的研究,積極推廣兒童閱讀,開創(chuàng)漢語心理學,是最會說故事的科學人,具有理想的教育家。
#3
會議議程
備注:本次研討會的ZOOM會議號、直播鏈接、分組名單等信息詳見3號通知,敬請持續(xù)關注。
咨詢熱線
18611170056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